Pages 129-136
W. Liu, C.M. Pearce, A.O. Alabi, A. Beerens, H. Gurney-Smith
考查了放养密度,投饵量和温度对从着床后的早期蛤苗长至适合倒苗的大小尺寸(如壳长约4mm)这一阶段内的鸟尾蛤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放养密度对其变态率的影响,以确定鸟尾蛤的最佳孵化养殖条件。放养密度对蛤苗生长的影响取决于采样时间。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当蛤苗所占据的养殖单元底部区域不足100%时,它可保持最佳生长率,而与其个体大小无关。蛤苗的变态率高(88.2–91.0%),且并不受到研究中采用的放养密度范围(每平方厘米20-320只)的显著影响。针对五个大小等级的蛤苗喂以牟氏角毛藻和等鞭金藻混合的双藻类食料,以确定最佳投饵量,1号(初始平均壳长0.74mm),2号(1.59mm),3号(2.10mm),4号(2.60mm)和5号(3.00mm)大小等级的蛤苗投饵量分别是:每天每只蛤苗3.2, 6.4, 6.4, 12.8和25.6 × 106个等鞭金藻细胞当量。最佳投饵量总体上随蛤苗壳长而增加,但观察到蛤苗重量与投饵量之间有相反的趋势。快速生长的蛤苗比慢速生长的蛤苗在其体内积累了更高的有机物质含量,这表明孵化养殖期间为了获得最大的生长率首选饱和式投喂。由于蛤苗在短时间段内快速生长,必需经常调整放养密度和投饵量以便对可利用资源(如,空间和食物)作最佳的利用并维持其最大生长率。在.9–26.4 °C的平均温度范围内蛤苗的最佳生长温度是18.3 °C。
《Aquaculture》Volume 320, Issues 1-2, 19 Octo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