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网站公示了《江苏省赣榆县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这意味着通过环评以后,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即将启动。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中心,衔接保护区多个生态修复项目。
拟建上万人工鱼礁和海藻礁
江苏省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选址于赣榆县秦山岛附近海域。秦山岛是海州湾的近岸海岛,位于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中心,是连云港海州湾海洋公园的五个保护点之一,距赣榆县青口镇下口村东岸约8公里,距海头港约10公里。
根据项目报告,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内容为,建造人工鱼礁、人工藻礁、浮筏式养殖等海洋生物栖息地修复设施,工程至2015年完工。拟建人工鱼礁7000个、实施浮筏式养殖1800台、制作海藻礁5000个。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通过投放人工礁体营造鱼类、藻类、贝类多元的栖息环境,修复与养护生物资源,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该项目还与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多个项目具有良好的衔接性。
人工鱼礁并非越多越好
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施工之前,市海洋与渔业局对其做过详细、科学的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为人工礁体对海洋生态的非污染影响,具有正面和负面的生态效应。
据悉,正面生态效应是指礁体投放后,改变了局部的海流流向,对营养物质具有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在礁体局部形成小型人工生态系统。由于营养物质增加,大型藻类、底栖生物得以附着,成为鱼类的优良饵料。
但局部海域内的人工鱼礁并非越多越好。人工鱼礁的礁型设计、布局及礁体的稳定性对于鱼礁建设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如布局不合理,可能导致局部海域富营养化,反而起到危害生态环境的结果。
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从礁型、选址、布局几方面充分考虑,选择具备条件的海区环境,使鱼礁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应,而且养殖品种均为本地种,不会对海区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长期监测海洋生态指标
为了让秦山岛渔业海域生态修复项目的效果最大化,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定期监测人工礁体在海区的稳定性。项目完工后,将严格管理浮标等标志设施,防止渔船进入礁体区发生碰撞事故。
此外,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将实施包括潜水、渔具、探渔仪、标志放流、渔业生产数据在内的定期科学调查,制定合理的调查评估方案,对海洋牧场内的资源、环境进行评价。及时更新鱼礁集鱼效果和附着效果信息,以便安排后期增殖放流等工作。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还将开展有关跟踪监测评估,对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和生态系统等展开研究,对重点礁区周围渔业建立渔捞日志制度,长期收集资源状况资料,定期采样监测生态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和人工鱼礁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