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146-154
Carolyn M. Holl, Christine Tallamy Glazer, Shaun M. Moss
为了解水的过滤对微生物群落氮(N)循环的影响,对南美白对虾超集约(每平方米425尾虾)再循环养殖系统(RAS)中悬浮颗粒和硝酸盐(NO3−)的天然丰度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对装备了一台泡沫分离器(FF)或者一台桨叶清洗式生物球过滤器(BF)的三个完全一致的RAS系统进行了采样,以确定各过滤技术的固体除去效率和无机氮(N)循环效率。虾的表现性能没有受到过滤技术的影响。在装备BF的试验中,溶解性无机氮的时相浓度与该系统迅速完全的硝化进程(从NH4+到NO2−到NO3−)相一致。而在装备FF的试验中,NO2−持续处于高位表明NO2−氧化反应启动较迟缓。然而,在两种试验中NO3−几乎同时开始积聚,在FF试验中NO3− 积聚速度更快,虽然在FF试验中饲料的N输入要略低于BF试验。在FF试验中δ15N–NO3−的持续衰竭,说明了氨氮(NH4+)库的同位素分离可归因于氨氮(NH4+)的氧化。相对于FF试验,在BF试验中的δ15N–NO3−经历了一个初始衰竭后维持在明显富有的水平,与因过滤机制促成的弱氧化状态下的脱氮反应所引起的同位素分离相一致。后者得到了显著较低的NO3−的支持,以及指明氮(N)潜在损失的氮收支分析的支持。将这些结果合在一起表明,虽然(生物过滤器)有着相同的接种体,但微生物群落对过滤技术的反应却存在差异,因此天然同位素丰度揭示了截然不同的主要氮循环途径。
《Aquaculture》Volume 311, Issue 1-4 (3 Febr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