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34-43
J.P. Hallier, A. Fonteneau
在IOTC(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的印度洋区域金枪鱼标志植入项目(RTTP-IO)期间植入标志的大多数金枪鱼,被放流在围绕于采用依附鱼群捕捞技术(ASFT)的标志植入船附近的金枪鱼鱼群中(占RTTP-IO项目植入标志金枪鱼数量的72%)。ASFT捕捞技术是由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当地的杆钓渔船在1980年代首先发展起来的。在执行RTTP-IO项目期间,有两艘标志植入船在2006年的七个半月以及2007年的三个月时间段内采用ASFT技术,放流了121,068尾金枪鱼,三种植入标志的鱼种组成比例均衡(黄鳍金枪鱼占33.3%,鲣鱼占39.5%,大眼金枪鱼占27.2%)。不使用任何活饵(鱼钩上只有诱饵)进行捕捞也是有可能的,而且非常高产,因为采用此法,植入标志的全部金枪鱼中有56%被捕获了。本文对采用ASFT技术对RTTP-IO项目结果产生的影响做了介绍。在捕捞依附鱼群(AS)时,执行标志植入项目的渔船记录到重新捕获的植入标志的金枪鱼计11,016尾(黄鳍金枪鱼61%,鲣鱼18%,大眼金枪鱼21%),而有些金枪鱼重新捕获到了数次,一条植入标志的鲣鱼在两个月内被捕捉到九次。本文分析了ASFT在整个RTTP-IO标志项目中所做的贡献,还分析了捕捞AS(依附鱼群)的标志植入船金枪鱼标志的回收特点。在AS捕捞方式下放流海域很低的重新捕获水平凸显了在具体到某一依附鱼群,以及这片海区的总体层面上三种金枪鱼鱼种的高变动性。该海区像是金枪鱼频繁地来来去去的一个交汇中心,表明植入标志的金枪鱼快速而良好地分散到了其它金枪鱼鱼群中。将这些结果与1990年代在大西洋进行的同样的标志项目所观察到的回收结果做了比较,显示出两大洋迥然不同的结果。
《Fisheries Research》,Volume 163, Pages 1-160 (March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