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9
Johanne Dalsgaard, Bodil Katrine Larsen, Per Bovbjerg Pedersen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采用不同的净化技术去除颗粒状和可溶性氮(N)废物成分,为了确定并优化其去除效率要求能够对预期的不同形态废物的日负载量进行估算。目前的研究在实验室采用质量平衡法调研了商用级投饲水平对不同形态氮废物负载的影响,包括源自虹鳟稚鱼的可溶性总氮(TN),总氨氮(TAN),尿素氮(urea-N),以及非特征性的可溶性N的日波动。此外,本研究还调研了在商业运行条件下用作末端处理的一个移动床生物滤器是否可去除尿素氮。实验室的质量平衡试验显示,投饲水平(日投饲量为生物量的1.3,1.5或1.7%)对总氮废物构成中占绝大部分(平均>81.6%)的可溶性氮成分的排泄量没有影响。尿素氮和非特征性溶解氮的排泄量分别占溶解性TN排泄量的12-13%和9-11%。尿素氮的排泄量几乎不变且与每日投饲活动无关,然而,非特征性氮的排泄量似乎对每日投饲活动有所反映,且追随TN和TAN中氮的变化趋势。在实验室试验中应用有时间限制的饲喂模式时,出现了生物滤器可能无法充分地平稳运行的一个TAN排泄量波动,可能导致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在一天的特定时间段内出现未被注意的临界水质状态。颗粒状氮废物在总氮废物中占一小部分(平均<18.4%),其实际负载量取决于饲料蛋白/氮的可消化性。商业化运行的硝化生物滤器的结果显示,尿素氮的去除率为0.014 gNm2day−1。与TAN的去除率(0.208 gNm2day−1)相比较,移动床生物滤器对去除可溶性氮的有效性是其去除TAN的1.07倍。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ume 65, Pages 1-72 (March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