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国内首个金枪鱼海上养殖示范基地迎来了阶段性成果。首批投放的幼鱼已顺利养成,部分个体重量超过50公斤,总数超过4,000条。

该养殖基地位于陵水黎安海域,距离海岸线3.6公里,是全国首个专门面向金枪鱼的深远海网箱养殖示范点。项目聚焦于黄鳍金枪鱼的人工养殖,目前基地有4个重力式网箱,每个网箱周长90米。每年8月至次年2月,南海中北部水域聚集大量以黄鳍金枪鱼为主的鱼群。陵水凭借热带气候和优良水质,成为毗邻天然渔场的优质养殖区域。
早在2016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便启动了深远海金枪鱼诱捕养殖试验。2019年,该团队又在南海开启金枪鱼诱捕与室内循环水养殖的初步探索。经过多年的积累与试验,2022年研究团队在陵水首次捕获黄鳍金枪鱼野生幼苗,率先实现了网箱养殖技术突破,为后续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23年8月,经过精心筛选的南海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被引入该基地。如今,经过近30个月的养殖,首批投放的金枪鱼已达到商品鱼标准,个体体长超过1米,部分重量超过50公斤,养殖金枪鱼总数超过4,000条。
养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捕捞活体野生幼鱼难度大,幼鱼生命力脆弱,运输环节成活率难以保障。初期养殖时,疾病防控成为保障成活率的关键环节。黄鳍金枪鱼食性挑剔,对饵料品质要求极高,只有精准且高质量的饵料才能保证鱼类健康成长。此外,安全更换大型深海网箱也是一大难题。
黄鳍金枪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优质红肉鱼类,饲料质量直接决定养殖成效。基地使用新鲜、高品质的饵料,保证了鱼肉的优良品质。技术上,基地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单次试验获得19.68万颗受精卵,孵化率高达83.1%,为中国金枪鱼种苗自主培育打开了新局面,养殖金枪鱼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显著提升,肉质风味更浓郁,口感优于野生鱼群,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推动产业发展,陵水深海渔业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计划于2025年完工一座能抵御17级台风、养殖水体达6万立方米的桁架式智能网箱,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在种苗环节,陵水计划建设县级水产种业基地,集聚国际顶尖人才,筹建国际金枪鱼研究中心,重点引进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等优质种苗资源,解决种苗瓶颈问题。物流和加工方面,文罗物流产业园配备超低温冷藏和现代化加工线,保障陵水金枪鱼在24小时内送达全国餐桌,最大程度保鲜。此次黄鳍金枪鱼养殖突破,意味着我国金枪鱼养殖技术达到规模化、标准化的新水平,也为国内市场提供了优质的金枪鱼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