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渔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认真落实强渔惠渔政策措施,不断加强渔业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在加强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养殖模式、加大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渔业信息化、加强产业化经营、创新营销服务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前三季度,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市场运行平稳,供给充足,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提质增效亮点纷呈。但同时,渔业资源状况不佳、养殖方式分散粗放、风险保障能力不足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水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生产效益下滑,出口压力增大等新问题又不断凸现,渔业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快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基本情况
(一)生产稳定发展。
据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全国水产品产量4151.21万吨,同比增长2.63%,其中,水产养殖产量3175.48万吨,同比增长3.56%,捕捞产量975.73万吨,同比下降0.25%。另据调查,前三季度远洋渔业总产量149.34万吨,同比增长4.5%。
(二)市场总体平稳。
据监测,前三季度水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21.12元/千克,同比下降0.75%,其中,海水产品价格37.12元/千克,同比增长0.17%,淡水产品价格15.12元/千克,同比下降1.93%。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4.80%,成交额同比增长2.93%。监测的49个品种中,20个品种价格下跌,17个品种价格上涨,12个品种价格基本持平。
(三)进出口量额双降。
据海关数据统计,1月~8月份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522.21万吨,进出口总额185.2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90%。其中,出口量252.48万吨,出口额127.6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69%和5.84%;进口量269.73万吨,进口额57.6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9.04%和6.03%。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除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14.24%外,对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台湾、韩国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3.8%、7.24%、7.42%、18.67%、0.84%和12.38%。
主要成效
(一)渔业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渔业油价补贴调整政策出台。
农业部不断加大“绝户网”、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近1.6万艘,查处各类违规渔船近3.5万艘次,清理违规渔具近33万张(顶),有效形成并保持了打击整治的高压态势。渔业资源环保和生态修复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放流各类水产苗种预计达到300亿尾(粒)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示范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预计到“十二五”末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将达到5600个以上。今年6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贯彻生态优先理念,统筹考虑渔业发展、渔民生计和渔区稳定,将部分资金用于渔民减船转产、渔船更新改造、资源养护、休禁渔补贴、信息化建设、养殖基础设施改造、渔港航标建设等现代渔业建设的急需方面,为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转方式调结构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势头正旺。
各地积极发展节能、节水、生态、高效、安全的现代养殖模式,推进养殖生产与资源环保、加工流通、休闲渔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涌现出一批效果显著、亮点突出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模式。如辽宁省大连市“海洋牧场生态养殖+现代企业管理+品牌营销”的“獐子岛模式”,山东省莱州市“贝藻参立体生态循环养殖+物联网管理+合作社全产业链经营服务”的“泽潭模式”,湖北省潜江市“水稻种植+小龙虾育苗养成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华山模式”,以及“大型加工船直接海上加工+收购船全冷链运输+捕捞渔船订单生产”的“海上加工模式”等。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渔业一、二、三产增加值占全社会渔业经济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59%、17%和24%,其中,一产、二产占比均较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三产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突出问题
(一)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效益出现下滑趋势。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连续高产丰收,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产品过剩和价格下跌等问题开始显现,特别是占我国养殖总产量40%的大宗淡水鱼类,今年以来养殖效益下滑严重,据全国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系统监测数据显示,除鲤鱼外,草鱼、鲫鱼、鳙鱼、鲢鱼等大宗淡水鱼出塘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草鱼、青鱼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2.47%和11.79%。捕捞产量虽保持基本稳定,但渔业资源结构与质量仍处于较差水平,带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规格偏小,沙海蜇、毛虾等低值渔货占比明显增加,渔船效益主要靠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支撑。远洋渔业生产快速发展,但市场效益并未随之提升,据了解,由于秘鲁鱿鱼连续两年旺发,目前国内国际市场均已饱和,价格大幅下跌,当前国内市场均价仅每吨5000元,已跌破成本,金枪鱼价格也处于近年的较低位置。
(二)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加工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受国际水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影响,今年全球水产品贸易普遍遇到较大困难,我国水产品出口也受到较大冲击。从主要品种来看,除贝类情况相对较好外,其他均面临一些问题。其中,罗非鱼订单少报价低,养殖积极性下降,今年投种、投苗量同比分别下降58%和24%;对虾养殖病害依然较为严重,排塘率居高不下;鳗鲡苗种数量、价格波动大,成鱼价格受制于日本市场,后续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来进料加工受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影响,竞争优势不断下降,总体规模逐年萎缩。出口下降迫使传统外向型企业也开始转向关注国内市场。其他国家也加强了对我国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的水产品数量大幅增加。据了解,仅阿里巴巴去年“双11”就销售了20万磅波士顿龙虾,阿根廷红虾、加拿大北极虾等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也显著增加,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养殖成本的不断抬升,也出现一些加工企业向其它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趋势,此外,随着国家环保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部分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强制关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年因环保原因关停整顿的水产加工企业就超过300家。水产品加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形势预判
今年农业部不断加大“绝户网”、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力度,渔业资源环保和生态修复工作有序推进,捕捞管理更加规范,但鉴于渔业资源结构与质量仍处于较差水平,预计全年渔业捕捞产量将维持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大宗淡水鱼养殖效益下降,但由于体量大转型难,投苗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预计全年产量仍将有所增加;海珍品生产告别暴利时代,价格趋于理性,生产趋于合理有序,预计产量较上年持平略增;其他各品种价格涨跌互现,生产总体稳定,预计产量稳中略增。综上,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仍将维持稳中略增的基本态势,价格略有回升但总体仍将维持偏弱走势。渔民收入在产量增长和价格偏弱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预计稳中有升,但增幅收窄。
水产品加工及国际贸易面临较大困难,全年水产品出口总额、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加工业产值均可能出现下降,水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外部要求进一步增加,企业兼并重组节奏将继续加快。随着渔业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休闲渔业、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有望出现明显提升。
(来源: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