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向来都是水产投资者吃香的项目,水产行业发展至今,渔民们的水产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每年的产量及销量都是日渐上升。现在能人工养殖的水产项目越来越多,老百姓们也纷纷把目光往水产养殖业方面发展。
“往年一到收获季,要请20多个工人,穿下水裤拉网、捕鱼。如今,百亩池塘鱼产量达到50万斤左右,只需3个人就能够轻松管理。”11月10日,在蔡甸区张湾街得民特种养殖公司生产基地,基地负责人欣喜地介绍引进的长辰渔业高智能“跑道养鱼”技术。
据了解,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智能化、高科技逐渐被运用到水产养殖业,循环水养鱼、箱式养鱼、桶式养鱼等智能化养殖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养鱼观念。
长辰渔业 “跑道”里养出生态鱼,“颜值”高“身材”好
长辰渔业“跑道养鱼”是一种池塘流道循环水养殖模式,需要将传统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配比一条循环流水养殖槽,进行高密度养殖,依靠流道、排污设施、增氧设施、投喂设施,组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集中养殖、吸污、处理,实现尾水零排放、养殖密度和品质“双提升”。
传统的鱼塘养殖,鱼在晚上容易处于缺氧状态,而采用池塘流道循环水养殖的新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跑道”底部装有铁丝网,在流道内加装2200瓦的大功率“增氧推水”装置,推动水流与增氧,幼鱼的生长环境也就更好。
长辰渔业“跑道养鱼”在管理上,通过一台监控系统,就能全方位地看到整个基地养殖区域,连鱼儿争食的画面都一清二楚,哪个鱼塘需要增加投食,哪个增氧泵需要开启,甚至鱼塘的气温、水温及鱼苗营养变化数据,都一目了然。根据数据分析,在手机上通过水产物联网设施动动手指,就可实现科学养鱼。
“有了推水系统、增氧系统等,智能控制下的水质达到鱼类生长的最佳状态,鱼类生长速度加快,缩短了养殖周期。”负责人说,去年14条流道,产值是40万斤鱼,每斤售价9元,比池塘养殖的效益高不少。
长辰渔业“跑道养鱼”不仅效益高,而且更生态、绿色。负责人说,公司基地的“跑道”两端与池外相接,“跑道”末端建有集污区,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会随着水流不断地被推送到集污区。每隔一段时间,吸污装置会将沉淀的污染物吸出来,解决了污染难题。回收的污染物还能够直接灌溉稻田种庄稼,或收集起来做有机肥。尾水随后被排进生态净化池中接受净化处理,净化完毕再被循环利用。
“以往为保持水体安全,全靠人工清塘,费时费力不说,清一次塘,鱼苗就得受损一次。”负责人介绍,启用池塘流道循环水养殖模式后,只要开启推水系统,池塘里的水就能24小时循环流动,实现活水养鱼。
“相比普通池塘的鱼,长辰渔业‘跑道’里的鱼‘颜值身材’更好。”负责人说,现在既实现了品质集约化养殖,又解决养殖用水零排放,流道内和池塘内的渔药投放也相应减少了,提高了收入也保证了生态安全。
广东水产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中国科学水生生物研究所硕士,周萌女士聘担任长辰渔业发展顾问。周博士将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等养殖专业领域引领长辰渔业迈入新的里程碑。
发展飞速的社会,逐渐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很多行业都偏向于智能化了。自然而然也会涉及到农业方面,智能渔场能很有效减少”人工管理成本”。能有效的调节渔场的自然环境,温度的控制、智能定期换水、定期投放鱼料等。皆可由机器进行,养殖智能化是将互联网、人工智能与传统养殖业结合起来,养殖效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