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北京市结合渔业资源特点和渔业发展要求,从节约水资源、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发展节水型渔业品种、采用先进设备及生物技术、优化生产模式等手段,积极发展节水型渔业。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市发展节水型渔业品种养殖,先后引进、试验、推广名优水产品种50余种,在养殖中所占比例达45%以上。如龟鳖类的鳄龟、珍珠鳖,在海南已建成龟鳖良种场,每年可向京郊提供优质苗种5万余只,这些龟鳖在设施化养殖模式下开展养殖生产,较相同模式鱼类养殖,年可节水2.5万立方米。温热水鱼类的罗非鱼和巴丁鱼在京郊采取工厂化养殖模式,年可减少用水300万立方米。
据市农业局介绍,北京市渔业采用先进设备及生物技术,积极开展5项节水减排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其中,生物治理池塘富营养化技术目前已在京郊推广养殖池塘1700余亩,每亩年可节水250立方米;池塘高效增氧技术可使每亩池塘每年节水135立方米左右。上述节水减排技术的综合应用,每年可节约渔业用水80万立方米以上。在节水型渔业养殖研发和推广方面,本市倡导循环流水养殖,将95%至98%的池塘水体作为净水池,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水体净化,养殖效率比传统池塘提高30%以上。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