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30-36
Stephen Nicholson, David Mann, Ravi Fotedar, Brian Paterson
成群养殖的蟹存在的同类相食的问题可通过将它们分开养殖于分隔间内加以解决。目前没有单个养蟹分隔间最佳大小的有关信息。将136只二龄幼蟹(红星梭子蟹)(C2 ca. 7-10毫米背宽(CW))置于10个不同尺寸的带有透明和不透明的丙烯酸材料作隔板的分隔间内养殖了90天。每个分隔间的底部面积从小(32 mm × 32 mm)到大(176 mm × 176 mm)变化。调研了生长空间和隔板透明度对幼蟹的存活,背宽(CW),蜕壳期生长,蜕壳间隔期以及每周平均增长(AWG)的影响。到试验末期大多数幼蟹活到了C9-C10阶段(50-70毫米背宽)。
主要由于在C9阶段幼蟹显著地发生了与蜕壳有关的死亡,因此最小分隔间的最终存活率为25%。然而,在最小分隔间的幼蟹其前期若干次蜕壳的蜕壳期生长显著大于在较大分隔间中的幼蟹(P < 0.05)。在较小分隔间(<65 mm × 65 mm)的蟹还显示出明显较长的蜕壳期(P < 0.05)。最终结果是在最大的分隔间中幼蟹背宽(CW)的每周平均增长(AWG)是5.22mm week−1,在最小的分隔间中是5.15mm week−1,分隔间的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 = 0.916)。隔板的透明度对存活率没有影响(P = 0.530),但对AWG有些微影响(P = 0.014)。
对于C10幼蟹,存活率是(确定)分隔间的最小可接受尺寸( 43 mm × 43 mm) 的最佳指标,因为在此尺寸以下,在生长率受到显著影响之前幼蟹的死亡就已经开始发生。为了幼蟹的进一步生长,有必要将其转移至更大的分隔间。
来源:《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ume 39, Issue 1, (August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