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84-289
M.K. Shrestha, R.L. Sharma, K. Gharti, J.S. Diana
黄鳍结鱼是尼泊尔倾注主要精力进行保护和增殖的一种具有经济重要性的土生鱼类。它是一种食肉性鱼类,可以起到控制池塘中尼罗罗非鱼自然繁殖数量的作用。把黄鳍结鱼和尼罗罗非鱼养在一起,对其用于控制养殖塘中的尼罗罗非鱼补充数量的作用进行评估。进行了两个试验,以估算黄鳍结鱼和罗非鱼的放养比例对雌雄尼罗罗非鱼的数量补充和生长的影响。为确定这些影响,第一个试验在位于尼泊尔奇旺的农业与动物科学研究所100平方米的土质池塘中进行。第二个试验在位于尼泊尔奇旺Kathar的养殖场进行,对结果进行验证。在研究所进行的试验共分四组,每组试验一式二份:单一罗非鱼养殖(T1),黄鳍结鱼和罗非鱼分别按1:16(T2),1:8(T3)和1:4(T4)之比例养殖。在每个池塘中,罗非鱼的放养密度均为每平方米2尾(平均条重11.3 g),黄鳍结鱼(平均条重15.2 g)的放养密度则按不同的试验组放养比例确定。使用磷酸氢二铵(DAP)和尿素,分别按0.1 g P m− 2 d− 1和0.4 g N m− 2 d− 1的用量,每周对池塘施肥。罗非鱼达到100 g条重后,使用本地生产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27%),按2%体重投饲率每隔一天喂饲。结果显示,与罗非鱼单一养殖试验组相比较,将黄鳍结鱼和罗非鱼一起养殖后,鱼的收获尺寸有明显增加(P < 0.05)。混养了黄鳍结鱼后,罗非鱼的补充数量显著减少(P > 0.05),其补充数量与黄鳍结鱼的放养密度成反比。放入黄鳍结鱼可减少雌雄罗非鱼养殖池塘中的罗非鱼补充数量,罗非鱼的生长更好,产出更佳。黄鳍结鱼和罗非鱼混养比例为1:16时,总体表现最佳。
在养殖场进行的试验分成三个试验组进行,每一试验组一式二份:单一罗非鱼养殖(T1),黄鳍结鱼和罗非鱼比例为1:33(T2),以及两者比例1:16(T3)。每两周用DAP和尿素向池塘施肥,用量与研究所内的试验用量一样,但不进行投饲。养殖场试验结果显示,与罗非鱼单一养殖相比,1:33的黄鳍结鱼和罗非鱼混养比例下,罗非鱼的增长明显更高。与研究所的试验一样,罗非鱼的补充数量随黄鳍结鱼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较低的黄鳍结鱼放养比例可使罗非鱼的增长和产出更高。而较高的黄鳍结鱼放养比例可能使罗非鱼出现滞长。从罗非鱼的生长和产出,黄鳍结鱼的生长以及总收益等方面而言,黄鳍结鱼和罗非鱼按1:33的比例,而不是1:16 的比例混养,总体表现更佳。
《Aquaculture》Volume 319, Issues 1-2, 1 Septem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