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99-107
Karen L. Middlemiss, Carly L. Daniels, Mauricio A. Urbina, Rod W. Wilson
目前,已经证明在孵化场水产养殖系统内病原菌是导致水生动物疾病的一种重要因子,使用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或水质改良剂可以预防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然而,使用益生菌作为水质改良剂对疾病的预防效果要优于传统生物控制方法却鲜被理解。本项研究评估了欧洲螯龙虾(Homarus gammarus)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紫外线(UV)照射,O3(臭氧)处理和芽孢杆菌作为水质改良剂(益生菌)对疾病预防效果。龙虾幼体分为蚤状幼体阶段(I–III期),大眼幼体阶段(IV期)和仔虾阶段(V期)。向I期幼体提供下列6组之一的实验处理18天:(1)O3;(2)益生菌;(3)益生菌+O3;(4)益生菌+O3+UV;(5)O3+ UV;(6)益生菌+UV。在幼I–V阶段,在1、6、11、18、24和31 dph(孵化后的天数)天测定其重量,以确定生长速率,1、18、24和31 dph测定虾幼体的成活率。在1、4、9、14 和18 dph测定养殖水体中的致病性弧菌丰度。本研究还对Ⅳ期龙虾幼体在低盐度养殖环境中进行了7天的生理健康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IV期和V期幼体之间,O3处理组幼体龙虾活体增重要高于益生菌处理组(>5 mg),因此,臭氧处理相对比益生菌处理更有益。在18 dth,O3处理组的存活率比益生菌处理组高10%左右,而在24 dth和31 dth,O3处理组存活率比益生菌处理组分别高~5%和~4%。在18 dth和31 dth,O3处理组龙虾生物量比益生菌处理组分别高~60%和~116%。在18 dth,O3处理组总弧菌量约为益生菌处理组养殖水体中总弧菌量的0.05%。结果表明, UV处理组之间的结果表明:在4 dph,益生菌+ O3+UV处理组养殖水体中总弧菌丰度比O3+UV或益生菌+UV组显著低(分别为~10倍和~15倍),而在18 dph,益生菌+O3+UV处理组显著高于比O3+UV处理组(~8倍)。渗透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生理健康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些研究表明,在欧洲螯龙虾养殖中为控制病原体而在养殖设施中进行臭氧处理的效力要强于益生菌水质改良剂(3.75×107 CFUs L−1)或紫外线照射的效力。
《Aquaculture》,Volume 444, Pages 1-160 (1 Jul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