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鲟鱼养殖迎来新技术,鱼子酱产业按下加速键!
作者:    来源:壹渔业    发布日期:2025-07-25 09:36    字体大小:【大】【中】【小】

西班牙科研机构AZTI与鲟鱼子酱生产商Caviar Riofrío合作,研发出全球首创的性别鉴定新技术,可在鲟鱼1-2岁时进行性别识别。这项技术有望提高鱼子酱养殖的效率与可持续性,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1鱼子酱产业的长期难题

在鲟鱼养殖中,鱼子酱只能由雌鱼产出,但由于幼年阶段难以判断性别,养殖户通常需要将所有鲟鱼一起饲养多年,待性别逐渐显现后再进行筛选。鲟鱼生长速度慢、性成熟晚,一般需要养到5年至更晚才能较准确地区分雄雌。之后,雄鱼会被淘汰出售为商品鱼,雌鱼则继续养殖至7~8年,待其性腺发育成熟后用于采集鱼子酱。

传统性别识别主要依赖超声波检查,这种方法通常在鲟鱼体型较大、腹部性腺发育明显后才具可操作性。而且,超声波检查需要对鱼进行麻醉或强制固定,不仅增加了操作复杂度和成本,还可能对鱼造成应激反应,存在一定的风险与侵害性。因此在鲟鱼养殖初期基本无法使用。这种方式导致养殖周期冗长(部分鲟鱼需10年以上才能性成熟),还造成饲料、空间和人力的浪费,对环境和经济都有较大负担。

02新技术显著提升效率

AZTI采用了一种基于DNA的性别识别新方法,利用实时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鲟鱼体内与性别相关的基因标记。

检测时仅需采集极少量的组织(如鱼鳍)或血液样本,几乎不对鱼体造成伤害,检测过程快速,可在鲟鱼1-2岁时完成性别识别。目前,该方法已在296个样本中完成验证,准确率较高,适用于多种鲟鱼品种,包括西伯利亚鲟和意大利鲟等常见品种。相比传统的超声波检测,这一方法创伤小、应激低、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判定性别。借助这一创新手段,养殖场可在鱼类幼年期就进行分组管理,优化饲养策略,仅保留雌鱼用于鱼子酱生产,从而节省饲料、提高雌鱼成熟率,并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03

具有全球首创性

此前也有中国研究机构研发了类似的鲟鱼性别检测技术。例如福建师范大学曾开发出基于荧光PCR的方法,利用性别特异引物实现高通量筛查;长江水产研究所也提出通过SSM2基因片段识别鲟鱼性别的方法。这些研究在技术思路上与AZTI类似,但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或应用范围有限。AZTI的技术具有全球首创性,并通过大样本验证,具备更早期识别能力和跨物种适用性,更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养殖应用。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对鱼子酱行业意义重大,通过这项鲟鱼早期性别鉴定技术,有助于推动鲟鱼水产养殖可持续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