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浙江省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东海1号”正式交付,总造价6000万元,届时将安装至象山县外海域进行养殖作业,预计年产仿野生驯化岱衢族大黄鱼等优质海产品90万尾、产量400吨、产值约4000万元。
01 移动式“海上粮仓”
“东海1号”养殖平台长82米、宽32米、高22米,作业深度13米至15米,养殖有效水体3.6万立方米。其所占据的海域面积相当于6个以上标准化篮球场,作业深度有七层楼的高度。包括设备、苗种、人工、运维等投入,“东海1号”总投资达7300万元,是全国民营企业中单体投资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
平台通过光伏和储能结合实现海上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可保障工作人员生产生活用电。配备智能化养殖信息系统,可实现陆基远程管理,海上常规管理人员最多仅需4人。投产后,可通过海水大数据分析实现自动投喂饲料,水下机器人清理网具等。
02 能抵御17级超强台风
针对浙江海域洋流运动强、台风多发的实际情况,“东海1号”抗风浪能力极强,利用压载水舱调整平台的重心位置、浮态和稳性,具备10米以上的升降功能,保障平台在拖航状态、作业状态、抗风暴状态的安全性,可以抵御17级超强台风。同时,“东海1号”配有8根长度400米的锚链,其中前15米锚链额外加粗,能保障在6只锚同时突发失效的极小概率情况下,位置不发生位移。为防止养殖网衣因碰撞摩擦、海水腐蚀等影响破损,“东海1号”还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双层网衣材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网衣在自重下的断裂强度是钢绳的8倍,有效防止养殖鱼群逃逸。
03 向深蓝挺进
当前国内的深远海养殖装备普遍存在“深而不远”的现象。从离岸看,距离陆地最多不超过10公里;从深度看,桁架类网箱装置吃水深度约10至20米。而“东海1号”所在海域,距离象山石浦港50公里,水深超过20米,是具有真正意义、开拓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在上述深远海条件下,“东海1号”通过野生驯化阶段养殖,可以模拟出野生大黄鱼的生长环境,使产品尽可能接近野生品质,以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深远海养殖效益。
浙江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的投入使用,不仅代表了深远海养殖装备、管理、技术的创新进步,还将对海洋渔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产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是我省发展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下一步,我省将研究出台《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实施方案》,强化深远海养殖要素和权益保障,大力实施深远海养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深远海大型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渔场,持续提升深远海养殖规模与设施装备水平,打造国家级大黄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