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充分发挥海域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深度融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要求,推动渔业养殖向科技要产能、向循环要效益、向创新要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勾绘出一幅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生动画卷。
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从“一年一季”到“全年无休”
“露天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1亩地一年只能养殖一茬,产量1000斤左右,而在大棚工厂化生产,一亩地水面每年产出近5万斤,并且实现养殖全年无休,打破了露天养殖只能在夏季的弊端和受温度、湿度、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的劣势,尤其是春节前后上市的鲜虾价格非常可观。”昌邑市昱海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立功说。
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养殖是当前水产养殖新趋势、新潮流。工厂化养殖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历史,也降低了养殖风险,避免了露天养殖受外界病虫害影响大的劣势。封闭优质的环境将病虫害隔绝在外,减少犯病风险的发生,减少水产养殖用药,也提高了养殖成功率,实现了多赢。
养殖大棚和规模的“进阶”也是养殖模式转变的体现。昌邑市加快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为目标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标准化高效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池设计、水处理系统、水质管控、营养及投料策略等多方联动,让渔业产值从传统养殖向转变,吹响“亩均论英雄”的冲锋号。
目前,该市建成工厂化养殖大棚450多个、养殖面积50万平方米,共有海丰水产、邦普种业、海景洲生物科技等养殖企业11家,养殖种类涵盖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海参、梭子蟹、大菱鲆、贝类等多个品类系列,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养殖基地。今年上半年,该市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渔业总产值22.2亿元。
数字化、高效化、优质化——从“靠海吃海”到“智慧耕海”
走进海大集团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区一个养殖车间让人眼前一亮,24个标准化养殖池塘整齐划一、排列开来,每个池塘都安装着气动进水阀和气动排水阀,在车间末端2个过滤设备和生化反应池成了变废为宝的“魔法池”。将排水阀排出的尾水收集起来处理,实现“污水”向“净水”转换,再将经过过滤、生化处理后干净的水源源不断通过进水系统运送到池塘中,让虾的生长环境更整洁,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量80%。而更令人神奇的是自动喂食系统,在养殖车间前端将饲料投放到投喂系统,自动运输系统通过管道将饲料运送到每一个养殖池塘上空,旋转的末端均匀的将饲料撒向养殖池塘。
“以往都是人工到每个池子定期撒饲料,费事费力,也撒不均匀,现在有了这套自动喂食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定时定量投喂,达到‘少食多餐’的目的,实现料比利用率更高。”昌邑海景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板块负责人胡修贵说。
昌邑市加快水产养殖向生态化、高效化和优质化步伐迈进,摆脱传统的“靠人吃饭”,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智慧耕海”发展。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管理操作,对养殖水体和生态条件进行监测、处理和控制,创造出最适宜对虾生长的水环境,达到最快的生产速度,从而使单位水体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对技术管理人员的依赖,减轻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新内涵、新标杆、新业态——从“人老体衰”到“职场渔民”
“这种传统的养殖车间我们以前2人管理1个,现在智能化车间我们2个人可以管理3到4个车间,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现代化养殖车间、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和低劳动强度,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现在我们公司有200多名职工中,其中90后、00后的‘新渔民’占了职工总数的90%以上,他们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懂电脑、会技术,成为企业蓬勃发展的主力。有了人才支撑,我们还可以将养殖大数据集成分析,改良甄选更加有效合理的养殖方案。”昌邑海景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负责人刘鑫蓬说。
传统水产养殖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行业从业人员呈现出老龄化现象。为此,昌邑市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通过为水产养殖赋予新内涵、树立新标杆、打造新业态。
该市加快构建运作规范、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渔业行业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等各种渠道,加强渔业科技示范户、带头人、合作社社长、水产经纪人等农村渔业实用人才培养,培育现代化“新渔民”。
“我们加快数字赋能,在渔业产业链中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并将建设智能水产云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养殖智能化管理、监测预警等自动化管理,加快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步伐,打造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主体和生产平台,实现机器换人、数字替人,助力渔业振兴发展提质增效。”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马玉涛说。
全力突破海洋种业技术难题,让“小种苗”发展为大产业。该市实施海洋种业振兴行动,依托人才支撑,研发出国内领先的水产新品系、新品种10个,建立起覆盖鱼虾贝蟹参5个领域42个品种的种质资源库;组建鱼虾贝蟹参5个海洋种业创新联盟,聚集企业60多家,年培育优质苗种1600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