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以山东为例,近海渔业资源由上世纪70年代的400多种减少到目前的110余种,下降了72.5%,多数经济鱼类资源已难以形成鱼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海洋渔业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远洋渔业正是在近海渔业资源与捕捞力量难以平衡、鱼获与需求差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兴起的。远洋渔业是我国海洋渔业十分关键的发展产业,也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落脚点。因此,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势在必行。
山东是全国远洋渔业大省,而威海又是全省远洋渔业第一大市。威海的远洋渔业始于1991年,30年来先后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当前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威海远洋渔业发展各项指标和综合实力稳居全省首位,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威海市拥有我国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拥有远洋渔业资格企业和专业远洋渔船的比重占全省的六成以上。威海市远洋渔业捕捞的主要品种包括鱿鱼、南极冰鱼、南极红鳗、雪花鲳鱼、秋刀鱼等品种。随着远洋渔船规模和捕捞能力的迅速扩大,源自大洋深处的海鲜,从世界渔场“游”到中国,端上我们的餐桌,丰富着我们的食谱。
威海远洋渔业船员总人数超过6000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洋渔业的优势目前正在逐渐丧失,船员招工难已然成为威海远洋渔业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远洋渔业的特殊性和艰苦性,远洋渔业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船员长期工作生活都在海上。为了保障远洋船员的身心健康,威海市海洋发展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指导远洋渔业企业与船员签订劳动合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船员的身心健康。二是健全远洋渔船保险制度,全额给船员购买工伤保险,保障船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市海洋发展局积极争取各级的资金支持,根据全省远洋渔船作业区域的分布,在远洋渔业作业比较集中的部分海域计划建造或改造一到两艘远洋渔船兼作公益性远洋医疗保障船,为周边的远洋渔船提供医疗服务,破解远洋渔船船员突发病情回港就医问题。四是丰富船员的业余文化生活,缓解远洋船员精神方面的压力。
近年来,威海市将远洋渔业企业作为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打造装备优良、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服务健全的现代远洋渔业产业发展体系,远洋产业链条得到了不断地延伸。威海市具有比较完善的远洋渔业产业链条,包括水产品加工等方面。
威海市大力支持远洋渔业企业打造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体系,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的比重占全省六成。一个从渔船制造到捕捞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威海市荣获中国远洋水产品加工物流基地的称号。
威海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农业农村厅的统筹安排,将远洋渔业作为实施海洋强市、乡村振兴、城市国际化等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远洋渔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进程,努力打造集捕捞、回运、精深加工、船舶修造、交易等于一体的远洋渔业全产业发展链条,有力的提升了广大远洋渔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威海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偏低,仍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在捕捞生产环节用力较多,而产业前端的高质量渔船修造或渔业资源探捕等方面,后端的产品回运、精深加工还有市场销售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比较薄弱。国内市场对远洋水产品缺乏科学认识,企业对产品的系统性宣传推荐力度也不够,大部分消费者不了解远洋水产品、部分消费者缺乏购买渠道导致国内市场开拓乏力。威海市将强化水产品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加大对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远洋渔业主导品种的宣传推荐,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加快提高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下一步威海市将以提升远洋渔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远洋渔业发展政策,二是优化远洋渔业全球化布局,支持远洋渔业企业通过渔船更新改造和购买外地市渔船指标,稳定存量,巩固和发展威海市远洋渔船的现有的规模。
威海市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进行战略合作,主要研究开发或改进探鱼、诱鱼、捕捞、加工等远洋渔业生产主导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来解决远洋生产当中的难题。
威海市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第一远洋渔业大市的优势,加快由远洋渔业大市向远洋渔业强市转变,实现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威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