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深圳大鹏新区研发出规模化开放式养殖硅藻技术
作者: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2018-08-20 09:43    字体大小:【大】【中】【小】

8月11日,大小只有0.6到10微米之间的硅藻,吸引了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高级顾问刘燕华一行专程来到深圳调研。刘燕华一行的目标正是落户于大鹏新区深圳国际生物谷海洋生物产业园的“硅藻生物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聚集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兆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分子化学专家王佛松等3位院士,研发出国内独有的规模化开放式养殖硅藻技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使深圳硅藻养殖技术世界领先。

小小硅藻“浑身是宝”

用“小个头大能量”来形容硅藻,再合适不过了。硅藻是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藻类之一,它们数量占整个浮游植物60%以上,而世界上70%的氧气是由浮游植物所释放的。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加上分布极其广泛,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因此硅藻又被称为海洋中的“草原”。

除了制造氧气,硅藻还能做什么呢?据介绍,硅藻可以提取油脂、蛋白和淀粉类的糖分。科研人员表示,硅藻中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是小虾小鱼的主要食物。而这些营养物质也可以如深海鱼油一样,成为中老年人、婴幼儿以及体弱多病者等人群的保健食品。网状的硅藻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纯度可达98%以上),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热、隔音效果好、除氢氟酸外能抗强酸等特点,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微纳米生物无机材料。

科研人员表示,硅藻壳材料与普通纳米级二氧化硅材料相比,表面积更大、表面吸附力更强、表面能更大、分散性能更好、隔热和隔音效果更优异。规模化养殖和加工后,硅藻壳型微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生产成本更低。目前,硅藻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及药品、化妆品、纺织品、农产品和食品领域。

硅藻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据了解,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专业社会组织,专注于挖掘绿色发展创新科技与创新模式,进而推动绿色科技与模式的产业化,打造绿色经济最佳实践。此次刘燕华一行调研的目的正是为了深入研究“硅藻生物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路线。

泰利能源下属的深圳市兆凯生物工程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是由王兆凯院士于2008年12月所创立的,也是落户海洋生物产业园的首批院士团队。王兆凯是国际著名水产养殖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根据硅藻分布广、生长快、竞争优势强等特点,研发了硅藻高效开放式养殖技术,并形成从低成本开放式硅藻养殖、硅藻收获到硅藻综合利用的一套完整工艺。

据科研人员介绍,硅藻养殖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副产品,就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科研人员表示,生产1吨硅藻需要吸收1.6吨二氧化碳,在规模化养殖硅藻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