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目前,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在今年首次全国大范围试种。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称,176份优良品种将重点在全国主要盐碱地进行测试,争取拿出不低于一个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并经过国家审定的品种。
据悉,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分布在大江南北,气候带、光照条件不尽相同。今年将首次在全国五个主要类型的盐碱地上同时进行千亩片的试验示范,目的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检验176份海水稻材料的产量和品质。
张国栋表示,经过前期调研,全国15亿亩盐碱地当中,大约2亿~3亿亩有改良成农田的潜力,分布在五大类型盐碱地,包括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东北苏打冻土盐碱地、黄河三角洲地区。
除了今年试种的176种海水稻材料,在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尝试通过杂交的方式,将优良基因进行重新组合,来培育更多的海水稻材料,为今后提供更多的试验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称,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按最低产量亩产300公斤计算,每年能增产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