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在成都召开。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船渔具管理处处长栗倩云出席会议致辞。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有关领导及来自渔船渔机渔具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组织100多家渔船渔机渔具生产企业签署《渔船渔机渔具行业整治涉渔“三无”船舶、违规渔具、加强船用产品质量自律承诺书》,此举体现了会员企业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决心,也是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围绕农业渔业中心工作,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的体现。
会议强调,渔业资源衰退、装备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高、有效供给不足是目前渔业产业包括渔船渔机渔具行业的现状。为实现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提出“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战略。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结合行业自身的特点,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方面重点开展的工作有:
一是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组织行业技术骨干,围绕远洋渔船技术装备的提升,开展技术研讨和技术推介;发布国家对远洋渔船建造的最新指导意见,同时与山东省渔业船舶协会联合,召开远洋渔船建造技术研讨会;2014年组织召开舟渔公司北太鱿鱼钓船项目技术论证会;2015年与中船711所联合召开远洋电推船技术推介会;2016年在上海海洋大学召开北斗技术在渔船上的应用专家研讨会,提出北斗技术在渔船应用的新思路。
二是促进中小渔船玻璃钢化。组织技术研讨、示范推介、冠名评审等一系列活动。先后与力联思树脂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玻璃钢船艇日”;组织召开我国首批玻璃钢远洋大型金枪鱼延绳钓船技术推介会;在山东威海召开“玻璃钢渔船国际技术研讨会”;组织玻璃钢远洋大型渔船研发建造基地冠名评审。
三是力推渔网具装备技术升级。渔具专业委员会整合渔网机械设备骨干制造企业资源,在织网机、捻线机等关键生产设备上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织网机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操控、故障诊断,特别是一步纺捻线机,实现了传统捻线机的变革;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组织召开新技术、新装备技术推介会,有力地推动了渔网具产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
四是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向强的转变,运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实现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结合渔船渔机渔具行业的特点,联合业内骨干企业,将无人艇应用于海上渔业生产、海上巡逻执法;在养殖机械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在投饲、供氧、深水网箱的海上及水下监控等方面实现智能化。
五是发挥政策引领。2015年,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围绕国家关于渔船燃油补贴政策的调整、对老旧渔船更新改造的补贴、以及国家对扩大北斗技术民用的产业导向,引导有关企业跟进,落实项目申报。
会议强调,2018年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
一是根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关于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海上牧场建设等工作部署,引导渔网具产业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新材料、新结构网具的推广应用。优化无人艇技术推进无人艇应用,落实智能化养殖机械在生态养殖上的应用,试运行在线协会APP项目。
二是推进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完成2017年渔船、渔机、渔具专业申报项目的审定发布;落实无人艇、智能化养殖装备等团体标准化项目。
三是开展海南渔船检管分离试点工作;配合船检局,推进注册验船师准入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审核认定工作。
四是组织开展船舶建造监理师专业技术培训、木质渔船维修代班木工、玻璃钢船厂木质模具工技术培训鉴定。
五是组织会员单位参加2018福州生态养殖、大连海事展;组织参观境外海洋捕捞装备专业展,开展技术业务交流。
六是召开第十一届渔网具专业工作会。
七是推动广西、安徽省级协会成立工作;深化联盟组织建设;发挥行业优势,做好渔船检验分会工作,全面落实注册验船师实施后涉及行业相关工作。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六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章程及章程修改说明》;会议召开了第二届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社会组织联盟工作会。
(来源: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