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山东造船业发力智能制造
作者:管理员    来源:十大网投正规信誉官网    发布日期:2018-06-04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智能化发展方式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船舶行业也不例外。通过开展智能化建造,提高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我国造船业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船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为造船大省,山东省十分重视智能化建造在促进船舶行业进一步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组织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参加了“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活动。在活动中,青岛北船重工与上海交大签订合作协议,就船舶分段智能涂装车间智能化建设达成合作意向。而此前,山东省国防科工办已经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提高山东省船企的智能化水平。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智能化建造为抓手,山东省将推动重点船企逐步建立起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生产设施和管理体系。通过提高船企的智能化建造水平,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船舶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基础。

近年来,面对持续低迷的船舶市场,我国船企积极寻求突破,将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和制造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数字化精益设计为源头、集成化系统为支撑、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为手段,形成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和定制能力。

作为造船大省,山东省重点船企将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紧抓智能化建造机遇的道路上不断加快追赶先进的步伐。去年6月,青岛北船重工就牵头与上海交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重庆长江涂装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四方共同签署船舶分段智能涂装车间科研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就船舶分段阶段结构面、非结构面的智能涂装技术研究展开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势,推广智能涂装技术在船舶工业领域的应用,以填补国内船舶涂装领域智能技术的空白。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山东省船舶行业智能制造已经上路,但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深入推进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不高,地区行业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化等智能制造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和普及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跨界融合智能制造人才不足等方面。

根据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与十一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十一所将为山东省重点船企提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的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撑,研究成果优先在山东省企业示范应用,并给予山东省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惠政策。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还将与十一所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船舶工业发展座谈研讨活动,集思广益,解决山东省船企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此外,京鲁船业、威海中海源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别与十一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提高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2017年,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大力推进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中间产品智能制造步伐,将智能制造作为山东省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同时,以智能焊接技术、涂装、安装为突破口,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建立山东省内造船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库。进入国家“白名单”的造船企业要全面建立精益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仓库和智能生产线。为了激发山东省船企推进智能制造的积极性,2017年,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与山东省财政厅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明确提出支持船舶智能制造。

此外,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也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如对传统造船业进行“互联网+”的升级改造和网络融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建立安全造船技术规范与标准。未来,山东船协将持续开展船舶智能制造活动,探索制定技术团体标准工作,努力协助会员单位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中国渔业报)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