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广西渔业助力向海经济大格局
作者:管理员    来源:十大网投正规信誉官网    发布日期:2018-05-30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编制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广西向海经济主体功能区布局,构建广西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也先后到沿海三市调研,研究谋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广西“一片碧海”潜力的释放。



海铁联运水产品贸易畅通



“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这是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海视察时为广西向海发展指明的方向。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广西积极打造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北部湾港加快与国内外重要港口的合作。



今年4月11日,防城港至济南东盟冷链专列成功试运行。专列带着6箱174吨带鱼、白对虾等海产品顺利抵达济南。防城港火车站站长蒋小斌介绍,防城港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门户城市,日均约有150个集装箱的东盟海产品从这里发往中国各地。今年将争取开通防城港至郑州、成都、福州等城市的铁路冷链专列,联合防城港市政府着力打造“桂郑欧”班列项目,利用海铁联运将东盟海产品运送到欧洲,打造国际铁路冷链专列大格局。



渔业跻身外向型产业



今年年初,“东帝汶马纳图托拉雷安南渔业港水产园区”项目正式开工。这是广西义信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经中国、东帝汶两国政府批准建设的“两国双园”项目,即在东帝汶建设包含渔港和万吨级的深水贸易港、渔船造船厂、海洋捕捞作业、海产品海鲜分拣加工厂等项目的产业园区,在广西钦州犀牛脚镇中心渔港建设水产贸易园区,总投资约4亿美元。                  



渔业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产业,东帝汶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是中国船只通往南美洲的重要通道和补给站。东帝汶马纳图托区区长费尔南多表示,集合了广西渔业发展优秀成果的“园区”项目在东帝汶落地实施,对实现渔业绿色发展,辐射和带动两国与南海诸国渔业产业对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广西海洋和渔业部门立足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支持和引导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迈越大。



广西海世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文莱签订渔业合作备忘录,计划总投资1.3亿元的大蚝养殖试验及培训项目部分已建成投产,成为“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第一个成功落地文莱的项目;广西祥和顺远洋捕捞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在毛里塔尼亚建设远洋渔业综合开发项目,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拥有28艘渔船的大型远洋船队,其园区捕捞船队、核心加工基地、自营渔港等项目已顺利运营。



目前,广西企业与越南、柬埔寨、泰国、孟加拉、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和渔业合作,总投资超过20亿元;合作内容也从远洋捕钓作业,拓展到海洋养殖、渔业科研、生物保护、补给服务等更广阔更深层次领域。在“引进来”方面,促成美国、加拿大、泰国、中国港澳台等一批境外投资入桂发展。



保护一湾碧海发展海洋产业



钦州湾大蚝示范区,一排排大蚝在生态优良的“天然牧场”茁壮成长。经过7年多建设,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蚝养殖生产基地,全国七成近江牡蛎都出自于此。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黄伟德告诉记者,钦州大蚝养殖面积已有10万多亩,年产量20多万吨,年产值20多亿元,大蚝养殖相关产业的从业者超过10万人,是钦州沿海渔民最大的一个养殖项目。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区域现代渔业发展,钦州湾大蚝示范区在坚持科学养殖的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2017年,示范区启动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实行标准化健康养殖生产,取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推动大蚝养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并延长产业链,向国际市场迈进。“我们将设计建造抗风浪的浮筏,向更深海的地方要资源。同时,我们加强跟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在流通和加工领域下功夫,在质量上谋求更高的发展。”黄伟德说。



广西珍惜并坚守“生态优势金不换”的美誉,积极谋划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生态与向海经济攀升“同频共振”。



2017年,广西完成了北部湾海域7000公顷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任务。但划定是基础,严守才是关键。



防城港市的东湾和西湾处于港口交通关键位置,海岸线范围超过100公里,经济开发空间很大。原来该市规划将其全部划入建设范围,进行道路、码头、工业园区等建设。广西海洋部门为了保护东湾、西湾海岸线生态环境,在划定广西海洋生态红线之时,把两湾一半以上的岸线归入范围之内。防城港市严守红线制度,不予突破,同时其港口经济、城市经济、旅游开发仍得以迅速发展。



发展海洋产业,同时保护一湾碧海,建设海洋牧场是养护资源的可取之路。



作为我国人工鱼礁发源地,广西对海洋牧场建设给予重点倾斜。防城港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农业农村部201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目前广西唯一在建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已投入3350万元,投放人工鱼礁单体2100多个,覆盖面积达1040公顷。



防城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科负责人檀宁介绍,投放人工鱼礁,相当于给鱼建造房子,增加海洋渔业的资源量。下一步,防城港市将依托海洋牧场建设,在珍珠湾内湾养殖珍珠,并投放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同时培育休闲渔业,做到三产融合,海陆联动发展。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倒逼广西海洋和渔业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推动向海经济走绿色、低碳、高效、循环发展之路。



根据广西海洋水质监测浮标系统16套水质浮标和1套岸基水质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结果显示,今年1~4月份,广西海洋生态继续领跑,近岸水质达标率91.70%。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