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一亩水产品能产生多大效益?在湖北,一般“四大家鱼”品种为每亩两三千元,套养其他特色品种为五六千元。引以为豪的答案是每亩纯收入2万元,如仙桃的网箱黄鳝养殖,遇上好的年景、好的市场行情,这样的高效益并不罕见。一亩鳝鱼的效益是花白鲢的几倍乃至十倍,所以当地不乏渔民用白鲢鱼作鳝鱼饲料。
而福建省福清市的水产品养殖,亩均效益是湖北省最高水平的10多倍!
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
顶着如刀的海风,我们走进东海边一溜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白色钢结构大棚,里面温暖如春。每亩30万尾虾的高密度养殖,让人眩晕。这是福建顺亿水产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工厂化养殖基地,占地面积1300亩,其中300亩为保温池,确保对虾在冬季仍能较快生长。
保温池投资大,达2500万元,钢架大棚覆盖白膜,配套建设有给排水、净化水、道路、电力、增氧等设施。最引人注目的是,池底铺了一层薄膜。“订做的增厚膜,一平方米10元,每台薄膜焊接机六七万元。铺膜后可避免池水与地下水交换,也方便净化水与池水交换。”
说到净化水,投资也不小,8亩水池投资100万元。为何投资这么大?原来仅净水用的过滤砂,就有近2米高。他们将海水初次过滤后,再用细砂过滤,确保每天都有干净的水用来交换。
高投入产生的效益如何?“今年产值过8000万元,利润6000万元肯定没问题。”福建亿顺水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陈兵说。
湖北也有类似高投入的设施渔业,但不多,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宜都天峡鲟业公司的工厂化养鲟车间,十余万平方米,投资数千万元,利用循环净化水养殖,生产高附加值、高品质的鱼子酱,还配套利用微生物菌群和水生植物降解吸附的办法,消除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在天峡鲟业公司带动下,当地有合作社投资数百万元,兴建略显简易保温设施养鲟,收益也不错。
减少污染 风险可控
为什么要投入巨资搞设施渔业?这引出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建设施,养殖风险越来越大,稍有不慎,血本无归,实属无奈之举。
陈兵介绍,南美白对虾原本生长在海中,近海可养,现在人工养殖,看似增加了不少环节,实则风险可控。因为不知什么时候会有油品泄漏、赤潮等事件发生,一旦遭遇,受到的损失是毁灭性的。
天峡鲟业公司董事长蓝泽桥就尝到了养殖环境恶化带来的苦头。那是2006年,该公司所在地宜昌大旱,清江上游来水大幅减少,加上高温,数百吨成年鲟鱼因水质恶化死亡,蓝泽桥损失惨重。在野外养殖,总是受不可控的水资源环境制约,产品品质不可控,思来想去,蓝泽桥投入巨资兴建工厂,利用地温循环水养鲟,开创了国内大规模工厂化养殖鲟鱼的先河。
尽管湖北省设施渔业尚显稀罕,但不难想像,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约束加剧、农村劳动力紧张、养殖成本居高,要想水产养殖获取稳定高效益,确保渔民增产又增收,设施渔业将是大势所趋。
生态养殖为最高境界
同一时间,湖北省开始重视水环境建设,推行生态健康养殖,这是现实中的另一选择。汉南区湘口2万亩螃蟹养殖基地,种草养螺,给排水分开,纳米微孔增氧,为螃蟹养殖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被农业部评为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注重生态,不仅可避免重大损失,生产的水产品生态环保,市场十分欢迎,带来的效益实实在在。钟祥市联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旧口镇许集村领办的“香稻嘉鱼”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在水稻收割后种紫云英(苕子)养小龙虾,次年小龙虾起捕后种稻,稻田里套养甲鱼,在稻田周边设置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害虫,用害虫及小龙虾的蜕壳供甲鱼食用。这样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无污染的水产品和稻谷,价格高昂,十分抢手,亩均纯收入过万元,并吸引香港老板前来投资。
但综观湖北省,这样的点并不多。一方面,确有渔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面对巨额投入,绝大多数渔民有心无力。
在广袤的江汉平原水网湖区,有水皆养,十分壮观,尽显千湖之省气势,但不争的事实是有水皆污,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打井吃水,或靠城镇延伸的自来水管网供水。
严酷的现实,时刻提醒人们,需要切实保护好水生态环境,大力推行健康生态养殖。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