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獐子岛”)和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设立的合营企业獐子岛雅马哈(大连)玻璃钢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得到商务部反垄断局的批复。
相隔不到一个月的12月7日,獐子岛贝类加工中心也正式投入生产。加工中心投资80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全自动生产线,是獐子岛集团“十二五”重点战略投资项目,也是推动“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战略落地。
目前,獐子岛打造的以海洋牧场、大洋渔业、高原泉水(鲟鱼)为“三大资源”,以冷链物流、渔业装备、休闲渔业为“三个支撑”的战略格局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生态秀丽的獐子岛上,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
装备限制产业
《中国经营报》:中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也是渔船大国,但渔业装备整体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您同时也作为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吴厚刚:装备强,产业强;产业强,国家强,装备升级是中国渔业未来的选择,这个规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证。无论是德国、美国、日本,他们的产业发展就依托在装备这个领域上,因为装备提升之后劳动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都会提高。
中国渔业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猎捕阶段。随着渔业的发展,我们的捕捞能力逐渐变强了,但问题是人们的捕捞都集中在内湾,就是说本应该这个时候配套的管理与装备没有跟上,我们只能眼看着海洋生物资源不断衰竭。这时大家就想往深海走,可是深水区风大、浪高、开发管理无法跟进,越往深走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这就出现了渔船装备问题。
中国沿海的养殖规模看似很大,每年产值也很多,但总体来说质量不过关,尤其是周期性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一定意义上讲,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装备,有了装备我们便能走出去,可以提升养殖业的收入。
《中国经营报》:目前世界各地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国家都在研发新型环保的渔船,而中国现在使用的渔船大多不具备节能减排的功用,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吴厚刚:中国政策对渔业产业装备升级这块并没有放开,装备制造的大多精力是花在制造货船、高铁、航天飞船上,生产、研发部门几乎没有一个装备企业是专门针对渔业生产的,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是最感到焦急的,如果我们看着其他国家的渔业装备发展起来之后,再去发展我们自己的那就来不及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考虑自己来制造装备。我们现在使用的渔船并不是国际先进的,工作效率很低。打个比方,日本的渔船每天用一个小时就能开到作业渔场,而我们需要花上2个小时,一天比别人落后2个小时的工作量。
自己建造渔船最严峻的便是技术问题,建造于世界同步的渔船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选择材料,如何使渔船适用于深海作业等,獐子岛是渔业起家,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于是我们引用国家倡导的引进、消化、集成、再创新这条思路,利用我们世界一流的养殖模式与国外先进的装备生产企业合资。经过了非常艰辛的谈判,与日本雅马哈公司达成了合资在大连办企业的意向。日本从传统到现代,从旧材料到新材料经历了几十年,技术上很成熟,合资后,我们可以保持跟他们一样的世界领先装备水平。项目现在已经通过国家商务部、反垄断局的调查,允许我们2家合资,一期投资8000万,我们占51%,他们49%。
《中国经营报》:中国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远洋渔业要把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装备升级会给渔业产业带来哪些变化?
吴厚刚:首先,中国近海内的渔船,包括养殖船、捕捞船、运输船,都可以一步的玻璃钢化。玻璃钢渔船具有稳定性好、抗风浪、航速快、寿命长、能耗小、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同时渔船节能减排的特点也是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2009年,獐子岛根据农业部要求辽宁“示范建造两艘玻璃钢渔船”的指示精神,试制了两艘新型玻璃钢渔船。之后,又先后投资建造了50多艘新型玻璃钢船,用于海珍品采捕、海上管护、休闲垂钓等。在与雅马哈合资之后,獐子岛将加快装备升级的步伐,原有渔船将逐步全部更换成玻璃钢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装备基地建成的反作用是使渔民的养殖可以“走出去”,海洋资源将得到更广泛的利用,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装备密集型转变,由劳苦的工作变成快乐的工作。由于玻璃钢渔船航速快,耗时短,产品鲜度和资源价值都将大幅提升。
《中国经营报》:近两年,渔业的文化功能被广泛挖掘,休闲渔业效益日显,促进了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经济增长,装备升级是否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链?
吴厚刚:休闲渔业近年产值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为渔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更进一步说,除了休闲渔业,我们还可以向生态渔业、设施渔业方向发展,这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港口。
中国的港口配置相对落后,大部分沿海地区设置的是交通港口或与国外对接的资源港。所以休闲渔业适时的转变了现代港口的使用性质,通过研究简单出行、观赏渔业、捕捞垂钓、野生见证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城乡交融,也带动沿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在港口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引进国外港口管理方式,对转产转业都有利。
同时受益的还有渔民,装备升级带来了高效率的工作,渔民们不但摆脱了出海打渔“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收入水平也将提高。
《中国经营报》:獐子岛提出打造“全球第一贝类供应商”,请你详细介绍一下?
吴厚刚:贝类加工中心将加速贝类产品由传统加工向现代精深加工的重要转变,实现产品向终端化、品牌化、高值化全面升级,推动集团由食材向食品转变,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其次,它全新设备与流程使加工时间缩减一半,虾夷扇贝从獐子岛海域捕捞上来到加工成成品,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三个小时,最大限度保证产品的品质和鲜度。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个项目的未来发展。
这里我不得不强调的是,装备升级不是獐子岛的需要,不是远洋或深海作业的需要,是整个渔业产业的需要。
在这个加工中心上我们有三点考虑:第一点,如果没有设备,单靠手工生产难度很大;第二点,过去我们吃的大部分是冻品,现在我们希望能加工出符合生吃标准的贝类食品,这需要专业的设备支持;第三,我们要成为世界第一的贝类供应商,在海洋牧场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朝鲜半岛等海域的全球贝类资源,从而服务长海县,服务中国,服务亚洲,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这个规划也较难实现。
产业结构细分
《中国经营报》:“渔民”是现在人们对渔业产业的普遍认识,您怎么看待?
吴厚刚:国家现在没有把我们划分在技术领域,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做技术人员做的事情。传统观念中渔业就是出海撒网捕捞,现在我想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么我们现在要讲的是海洋生物技术产业,这也是渔业,复杂的是它要进行育种、监测生态环境、生物养殖管理等过程,尤其是做增殖时要对地质进行科学判断,在生物成长过程中还要考虑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等问题。所以现代渔业从业者都是穿“白大褂”工作的。
大家普遍的“旧观念”中认为渔民素质低,导致这个行业不被尊重。我们虽然是渔民,但是你选择了我们的产品,实际上是尊重了我们的品牌,这就是市场力量的引领。要打破传统的概念我们需要依靠企业做出受人尊重的产业,需要从业者都由以打渔为生转变为生物技术人员,更需要国家对我们的重视。
归根结底,在行业属性回归到科技甚至生态之后,人们对产业的认识将被彻底颠覆,那时就会出现利益相关者,比如生态管理,社会制度管理,分配机制管理,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上。
《中国经营报》:在农业部公布的数据中,近年,中国渔业生产处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您有哪些个人看法?
吴厚刚:先举一个例子,袁隆平今年培育了一些新品种,不受粮价限制,也不受菜价限制,他没有被划分到大农业中,是被定义为科技新品种,由此他的培育品种可以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我认为,我们渔业产业也应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你看近几年,农业和宏观经济的互动性增强,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增强,对粮油蔬菜等传统农产品比较有利,但鲜活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地区出现买难、卖难交替的情况,价格的暴涨暴跌,这对渔业发展极不利。
另外一点就是将渔业产业进行细分。渔业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如果将现在的渔业产业划分为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和捕捞产业,分开制定2个产业标准,将更有益于管理。因为捕捞业讲的是控制发展,实现零增长,资源衰竭需要马上实施配额;海洋生物技术可不是零增长的概念,要在尊重生态、尊重容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休渔期、海洋生物种类等不同情况,也应该将养殖区域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这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我想强调,过去的渔业发展模式已经制约了现代渔业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下,我们应该探索具有时代性的新的发展规划。
通过制度创新来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特别对于我们渔业企业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国家一小步,企业一大步。比如国家倡导市场开放对我们有利,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对我们有利,市场决定因素也对我们有利。
有必要补充的是,市场的力量不仅仅依靠产业的力量,也需要企业的力量,需要产业协会的配合,需要国家给企业减负,把权利放开,并分给部门管理,战略性的发展任务交给战略研究所,进行国家化研究,产业研究任务交给产业研究所,进行市场化研究。
獐子岛近些年坚持保障食品安全、坚持品质质量、坚持技术创新,就是在等一个政策上的机遇,可以让我们引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