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再上广东“民声热线”,围绕改善广大渔民生活、加快渔业转型等问题接受提问。
看到广大渔民在各地海洋经济开发过程中遭遇的困局时,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良尧表示:“现在全省的渔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时候,必须鼓励广大渔民走向深海。”
据介绍,广东省海洋渔船呈现出“小、旧、木质”船多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近海捕捞,不仅加剧了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更存在着巨大的安全生产隐患。省海洋与渔业局方面表示,目前广东省正积极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开展渔船更新改造工作,扶持建造大型钢质海洋渔船,推动渔民积极开展远洋捕捞。
粤中小型渔船占近七成
江门台山市海宴镇望头村居住着不少渔民,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然而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蚝排让他们的生产难度倍增,渔民们对着镜头抱怨着,近海养殖的蚝排犹如迷宫阵,威胁着他们出海行船的安全,同时也让他们每次打渔的时间与成本倍增。
而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台山市海宴镇附近的海域是养蚝区,目前附近的海域已经办理了海域使用权证和养殖证,该局局长在连线中表示:“正在经营养蚝的有两块海域,都是2012年办理了海域使用证,面积分别是33公顷和20公顷左右。”
这样一件罗生门案件牵出的问题非常复杂,其中既有规划的问题,也凸显出政策执行层面的矛盾以及当前近海捕捞业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前几年台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渔民捕捞生产40%以上亏损。由于近海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污染等原因,渔业资源已遭到破坏,近海捕捞业已步入寒冬期。
省海洋与渔业局方面也表示,受渔船经营体制等因素综合影响,近年来,广东省海洋渔船呈现了“小、旧、木质”船多的特点,捕捞渔船状况形势严峻。其中小型渔船约占68%、木质渔船占95%,大部分渔船抵御风浪能力差,只能集中在沿岸和近海作业,既加剧了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又无法参与开发深海渔业资源。
“广东省的近海捕捞业确实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广东捕捞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明显下滑。”陈良尧表示,目前广东省的近海渔船很多,捕捞能力远远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而近海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
广东省远洋捕捞占比太低
当问及广东渔业捕捞应向何处转型时,陈良尧表示,“深蓝渔业”的发展成了必由之路。据介绍,远洋捕捞不仅收益高于近岸捕捞,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公海资源,堪称一举两得。不过,此前我国一直受制于技术等因素,发展十分缓慢,错失了不少良机。“上世纪60年代,西欧、北美远洋捕捞兴起;70年代,轮到日本;80年代,韩国也加入其中,充分地分享了各种资源,我国的脚步一直没跟上。”据一位渔业专家分析,如今我国造船技术和远洋捕捞技术已经进步很多,而人工成本又不高,正是大举发展“深蓝渔业”的好时候,而广东作为海洋大省自然更应该走在前列。
“这十年我们更新改造大型渔船1600多艘。广东省远洋捕捞的足迹遍布西南太平洋、南太平洋等13国的专属经济区,去年取得了6.4万吨的产量,收益达到7亿元。”不过,陈良尧同时表示,相比于兄弟省市,广东省的远洋捕捞发展十分落后,“目前全省水产捕捞的产量150万吨,远洋捕捞所占的比例仍然太低了。
据介绍,下一步,广东正在积极争取支持以加快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适当扩大渔船更新改造补助范围。制定渔船改造升级计划,实施以扶持远洋渔业、南沙渔业为重点,兼顾外海渔业的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将全部赴南沙生产渔船改造为钢质渔船,引导外海渔船进行钢质化改造,全面提升广东省远洋渔业、南沙渔业装备水平和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力。
为了改变广东省远洋发展落后状况,广东还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渔业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拓展大洋性渔业。目前,广东省正在争取把加快远洋渔业发展列入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试点内容,尽快出台远洋渔业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对建造、购买和更新改造远洋渔船等给予补助。
目前广东省还在积极争取农业部的支持,力争在拓展大洋性远洋渔业、特别是在国际配额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省内也有几家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有意加大投入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