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受关注的投资目的地。记者日前从上海水产集团获悉,集团下属4家公司正在将注册地转移到自贸区内,预计今年上半年可“落户”外高桥,享受自贸区红利。而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水产行业已经做到五个全球第一,凭借上海自贸区的东风,建设全球性水产交易平台,夺取水产品定价权的形势已经成熟。
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是集渔业捕捞、国际贸易、水产批发、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大型水产企业,下属有30多家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记者从该集团办公室获悉,集团下属的3家捕捞公司、1家贸易加工企业正在上海自贸区内注册企业,预计上半年可完成手续,其中包括上海水锦洋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总经理王晓弟表示,希望可以充分利用自贸区的贸易便利性,从海外引进更多海产品,进行再加工后在国内外市场销售。“进口海产品的税收一般在15%到25%之间,越是高档的水产品,如鲍鱼、龙虾,增值税加上关税的比例就越高,达到了20%以上。如果能够在自贸区内免税交易,就能大大降低产品成本。”他透露,公司正在宝山建设目前上海唯一的超低温冷库(零下55℃),在冷库旁边配套建设了加工厂预计八九月可以竣工。“以金枪鱼为例,以后不仅产品能够回国,供应国内市场,在自贸区里,还能经过加工后卖给日本。”
此外,自贸区内通关便利对于生鲜行业来说尤为重要。水锦洋公司期待,入驻自贸区后,海产品特别是鲜活海产品的通关速度也能加快,确保产品质量。事实上,瞄上自贸区的并非只有上海水产企业。去年11月,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发布公告,拟在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公司国际投融资平台、国际结算中心和国际贸易平台。
上海历来是国内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根据上海市水产品行业协会的统计,去年本市的水产品交易量为140万吨,其中市内消化100万吨,40万吨分流到了全国各地。此外,进口水产品的消费量每年也以18%以上的速度增长。
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水产品已经具有“五个第一”:养殖能力第一、总产量第一、消费量第一、进口量第一和出口量第一。因此,水产资深专家、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总裁助理王德才表示,上海完全可以借自贸区“东风”,建设全球性的水产品交易平台,在交易品种、交易规模、交易模式等方面超过现有的日本东京筑地鱼市场,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水产贸易格局,交易方式覆盖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现场交易、拍卖交易、网上交易等。
“目前高端水产品的议价权在日本,东京筑地鱼市场的年交易量大约是70万吨,韩国釜山也在争夺这个地位。上海已经成为国内水产品集散地,在自贸区的东风下,应该争取建设全球性的水产品交易平台,争夺议价权。”
此外,目前上海的冷链物流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在建和已建成的冷库众多,甚至出现了库存能力过剩的情况。“硬件也已经准备好了。”
王德才建议,政府可以联合几家大型的水产企业,引导市场建立国际化的大型交易平台。“东京筑地鱼市场内一级批发商只有7家, 二级批发商400多家,而在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大大小小的企业共有1000多家。通过建设全球性的水产品交易平台,也能提升水产企业的能级,扩大产业规模。”
(来源:新民晚报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