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中国远洋渔业30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管理员    来源:十大网投正规信誉官网    发布日期:2015-03-31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尊敬的汪洋副总理,同志们、朋友们:

    远洋渔业是我国“走出去”的先行者、开拓者。1985310日,中国水产总公司13艘渔船、223名船员组成的远洋渔业船队开赴大西洋西非海域渔场作业,揭开了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历史的光辉一页。

    30年来,我国远洋渔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19852000年,是远洋渔业的起步和积累阶段。15年间,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先后派遣1700多艘远洋渔船走出国门、走向深海,作业海域从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等几个西非国家扩展到亚洲、南太平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开始在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大西洋开发公海渔业资源。15年间,我国远洋渔业不仅在国外站稳了脚跟,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累计捕捞渔获近800万吨,缓解了国内优质水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2010年,是远洋渔业的跨越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开发公海渔业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2001,国务院批准实施《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年),明确将远洋渔业作为“走出去”战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优先发展大洋性公海渔业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到2010年,公海渔船数由2000年的248艘增长到729艘,占远洋渔船总数比例由14%增长到47%;公海渔业产量由2000年的13万吨增长到48万吨,占远洋渔业产量比例由15%增长到43%。作业海域遍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公海,并开始向南极海域进军。这10年是我国远洋渔业脱胎换骨、发生质变的时期,一跃成为公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大国。

    2011年至今,是远洋渔业的加速转型升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远洋渔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国家出台海洋渔船更新改造扶持政策,新建远洋渔船速度明显加快,一大批新建的专业化远洋渔船投入生产,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同时,与国际渔业管理规则相适应的远洋渔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远洋渔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我国开始从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稳步迈进。

    30年来,我国远洋渔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进入世界前列。据统计,2014年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达203万吨和185亿元,作业远洋渔船达到2460艘,总功率达到200万千瓦,船队总体规模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公海渔业资源开发能力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远洋渔业综合实力。目前,我国公海鱿鱼钓船队规模和鱿鱼产量居世界第一,金枪鱼延绳钓船数和金枪鱼产量居世界前列,专业秋刀鱼船数和生产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以来,新建造专业远洋渔船达1300多艘,远洋渔业船队船龄老化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中大型渔船所占比重明显增大,远洋渔船整体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远洋渔船船队初具规模。渔船和船用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能力明显提升,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一批金枪鱼超低温延绳钓船、金枪鱼围网船、秋刀鱼舷提网船先后投产,标志着我国建造大型专业化远洋渔船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三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作业海域由几个西非国家扩展到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极海域,2014年公海渔业产量所占比重达到65%。捕捞方式由单一拖网作业发展到拖网、围网、刺网、钓具等多种作业类型。经营内容由单一捕捞向捕捞、加工、贸易综合经营转变,成立了100多家驻外代表处和合资企业,建设了30多个海外基地,在国内建立了多个加工物流基地和交易市场,产业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四是政策制度逐步完善。从1985年起步以来,国家就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远洋渔业给予扶持,对优化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结构、提高装备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针对远洋渔业专业性、涉外性强和从业风险大的特点,农业部制定了《远洋渔业管理规定》,建立了远洋渔业项目和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实施了生产情况报告、标准化捕捞日志、渔船船位监测、派遣国家观察员、签发合法捕捞证明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措施,覆盖远洋渔业生产全过程,为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是服务大局的作用显著增强。我国先后与亚洲、非洲、南美和太平洋岛国等许多国家建立了渔业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渔业合作协定、协议,加入了8个政府间国际渔业组织,实现了我国远洋渔业在现有国际渔业管理格局下的顺利发展。在遇到当地国家发生战乱、政变和灾害时,远洋渔业海外基地及船队及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动船舶和人员紧急救援。远洋渔业对争取国家海洋权益、巩固我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远洋渔业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有几条宝贵的经验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远洋渔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远洋渔业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发展远洋捕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要求“积极稳妥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对远洋渔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对远洋渔业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这些都为远洋渔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环境。

    第二、远洋渔业企业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远洋渔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远洋渔业企业是远洋渔业的主体,是远洋渔业发展的推动者、创造者和受益者。在起步阶段,远洋渔业企业以大无畏的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远洋渔业船队。在茫茫大海上,我远洋船员劈波斩浪,一往无前,承受寂寞,无畏艰辛。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渔业舞台上,行业协会和企业协调配合,积极发展多双边合作,勇于开拓国内外市场,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远洋渔业发展之路。

    第三、科研教育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远洋渔业自走出国门的第一天起,大批水产科研人员就随船开展科学调查,参与捕捞生产实践,在茫茫大海上与船员一道,共同研究寻找中心渔场,尤其是依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探捕项目,发现并开发了一批重要渔场和重要渔业品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建造了一系列渔船和船用设备设施,协助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远洋渔业船队。积极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渔业船员,为远洋渔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第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大力支持配合,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协调,大力支持配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保障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特别是近几年,发改委、财政部制定的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柴油补贴政策,对远洋渔业船队壮大、走远,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地方各级政府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远洋渔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共同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30年来,远洋渔业为保障我国水产品市场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凝聚着几代远洋渔业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也记载着大家的辛劳、功绩和奉献。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有关科研单位的全力支持,得益于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真抓实干,得益于远洋渔业企业和广大员工的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长期以来为远洋渔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领导和各地方、各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向多年来艰苦创业的企业家和员工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所有为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国远洋渔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在一些方面与远洋渔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要求,团结一致、奋发有为,为实现远洋渔业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渔业政务网)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