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轻摁下开关,模拟海水的盐水被抽入机器中,20分钟后,柔软如棉絮的冰晶便伴着冰水从软管中汩汩流出,不一会儿,半人高的塑料桶里就充满了晶莹剔透的流体冰。
7月20上午,在位于浦西的普陀海洋高科技创业中心内,3台船用流体冰制冰机的面世,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也有望让舟山海鲜更“鲜”更“甜”。
一天出冰5吨多
“这就是最终的产品了。”看着助手对设备进行最后的安装和调试,王飞波博士难掩激动的心情。凝聚着这位旅日博士近4年心血的3台流体冰制冰机最终成为了可以使用的成品。
每台制冰机长约90厘米、宽约50厘米、高约175厘米,重250公斤。从外观看,很像家用冰箱制冷机的放大版,由冰晶器、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及控制柜等5大主要部件构成。就是这么一台小小的设备,其制冰能力相当惊人。
“根据气温的不同,制冰量会有增减,但即便是炎热的天气,每天制冰量也可以达到5吨以上。”王飞波介绍说,流体冰制冰机不仅制冰量远远大于传统的制冰机,其制冷速度也快了好几倍。“传统制冷需一小时才能达到0℃以下,这台设备15分钟就能做到。”王飞波自信地说。
制冰原理有点像晒盐
“不同于过去的海水制冰,原理有点类似于晒盐。直接从海水溶液中析出冰晶,冰体温度保持在0℃到零下2℃之间。 ”王飞波指着设备上的冰晶器说,这台设备的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析出的冰晶类似我们日常所吃的刨冰,能和冷却的海水一同流出,故而叫做流体冰,也称流化冰。对比传统的冰块或是片状冰,流体冰最大的优势就是“柔软”。
“能够使鲜鱼最大限度保持原貌,不受到硬块冰的挤压和划伤。”王飞波说,去年,样机已经在渔船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验证明,流体冰可将鱼包围、覆盖,使鱼快速冷却下来,鱼的鲜度和完整度都很好。”王飞波说,由于流体冰的冷却速度很快,能极大抑制细菌繁衍。
根据渔船上试验结果,王飞波又进行了近一年的研发和改进,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产品。“主要是抗腐蚀性更好,体积更小。 ”王飞波说。
可让舟山海鲜更鲜美
比起渔船传统的用冰模式,这一技术突破能给渔船带来更多便捷,大多数的渔船都能轻而易举地携带这种设备上船,在海上灵活制冰。“目前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最适合于近海捕捞。”王飞波说,已经有部分国内外客户前来洽谈。
对于王飞波而言,成功研发这一产品并不容易。作为世界知名的流体冰研究领域专家,王飞波早就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成功研发了多个流体冰项目,用于矿井降温、食品绿色保鲜等领域。
“我看到国外渔船普遍使用海水制冰机,就想着在国内开拓这一领域,于是来了舟山。”2011年,王飞波成为我市引进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落户普陀科创中心,创建舟山欧森天元科技有限公司,因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并进展顺利,2012年他又成功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我15年研究流体冰的一次总结,我把其他地方的项目都先扔在一边,全身心在舟山研发这一项目。”王飞波说,未来随着推广应用,这一技术还可运用于远洋捕捞、冷链运输等,“我希望这项技术能让舟山海鲜的品质进一步提升,更加鲜美,走得更远。”
(来源: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