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靠海吃海的渔民心里,海洋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今,互联网这阵风也刮到了海上,悄悄改变着这个传统的行业。近日,浙江宁波100多名船老大集聚一堂,仔细研究着专门为他们研发的手机应用——海上鲜。利用海上无线网络(WiFi)和这项手机应用,当地渔民进入海上“互联网+”时代。
此前,由于海上未覆盖移动信号,渔民出海时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与家人联系。然而,由于卫星电话费用昂贵,渔民一般舍不得打,手机在海上就成了摆设。现在,海上WiFi和相关手机应用的开发和应用,让渔民能够及时与岸上进行沟通。
据该手机应用的开发商——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上WiFi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无线网络,是通过北斗卫星和北斗智能终端,再结合手机端的应用,达到和岸上交流的目的。其中,海上鲜渔船版主要是在海上没信号的情况下,让出海渔民可以通过手机收发信息,查看天气预报,获取新闻资讯,渔民也可以把即时的捕捞信息发送到海上鲜交易平台。而海上鲜买家版除了平常的移动网络通信外,也支持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海上通信,买家可随时查阅码头即将到港的渔获信息并购买。
作为首批试用者,渔民丁浩在讲述使用该应用的体验时有些兴奋,“用手机就可以随时和家人聊天,查看即时天气信息,也可以看新闻资讯。”然而对于丁浩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能够和买家直接在海上通过手机进行交易。
据悉,传统的海鲜交易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中间环节过多等。改变传统、落后、低效的海鲜交易模式,解决以往出海捕鱼过程中的“失联”问题,是海上鲜应用要实现的第一步。“渔民可以卖更多的钱,而买家只要支付比以往更便宜的价格,就能买到更新鲜的海产品。因此,渔业和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将给各方带来好处。”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