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五百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放归长江
作者:管理员    来源:十大网投正规信誉官网    发布日期:2017-04-28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中华鲟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48日,三峡集团和湖北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中华鲟放流,500尾超大规格人工养殖中华鲟被放归长江,专家在江苏南京设置了监测点,预计最快4月底这些“大家伙”就能过境江苏南京。

放流鱼越大成活率越高

此次投放的500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虽然数量比以前少,但规格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平均单体重量达5.5公斤。

为何要选大鱼?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有三至四成顺利洄游到了大海,放流鱼体规格越大,洄游成活率越高。今年放流的是2011年至2014年出生的子二代中华鲟,大的已有6岁,最小的也已有3岁,平均体长110厘米,平均单体重量达到5.5千克。

据悉,为跟踪中华鲟的生活情况,专家采用体外T型标记、PIT标记和声呐标记等方式监测中华鲟游动,并在长江干流的监利、城陵矶、武汉、汉江、湖口、彭泽、南京、江阴及支流的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入口设置了监测断面接收信号。

野生中华鲟繁殖未恢复

出生在长江,生活在大海,雌性中华鲟生长16年后,从大海洄游至长江中游湖北宜昌水域产卵繁殖。但遗憾的是,野生中华鲟的洄游个体数量已下降到百尾以下。这表明,分布于长江及近海的中华鲟种群数量已较为稀少。

虽然放流规格的提升使中华鲟在洄游过程中的成活率大幅提高,但专家表示,水体污染导致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衡,近海生存环境的恶化导致鱼卵量少质差成为中华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

去年11月,长江葛洲坝下江段近3年来首次发现了野生中华鲟产卵活动。今年48日,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对此表示,去年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现象只能说明葛洲坝下的产卵场还具备“产床”条件,却不能说明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能力开始恢复。

中华鲟繁殖条件苛刻

从江苏南京的监测情况看,能够顺利游到长江的中华鲟是凤毛麟角。另外,中华鲟有多少能到达长江入海口也并不乐观,航运、水质、食物等都是它们1600余公里旅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华鲟到底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会繁殖?根据目前专家们沿长江的监测、研究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所以也很难人造一个“保护区”。不过,最近也有研究者提出,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也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通常它们10~11月繁殖,但近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长江气象条件更加万千。所以,除了长江水环境问题,中华鲟产卵起始日前后天气类型的剧烈变化是诱导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一个因素,目前相关研究课题也正在展开。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渔业报)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十大网投正规信誉(中国)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