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广东省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获悉,珠海市国洋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首座大型对虾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日前投入使用,可实现年产对虾约120吨,预计年产值达600万元。这标志着珠海市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批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迈出新步伐。
位于平沙的珠海国洋食品有限公司是由香港中亚海产集团投资的速冻食品综合企业。该公司除建设养殖基地外,还设有鱼、虾加工生产车间,水产品精加工车间,配备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形成完整的水产养殖、加工产业链。此外,该公司还拥有-25℃冷藏库三座,冷藏能力达1800吨。据悉,国洋公司是珠海市行业规模销售收入、出口创汇最多、税后利润最高的省级龙头企业。去年,该公司营业收入7.225亿元,出口“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1.078亿美元,实现营业利润6496.76万元。
笔者在生产车间见到,鱼、虾加工流水线正在运转,配备1吨/小时单冻机,10吨/次急冻库等设备,日加工鱼虾等水产品原料达100吨,速冻能力达6吨/小时。据悉,该公司可年生产速冻水产品3万吨以上。“随着市场需求激增,公司增资扩产,补齐仓储、加工和物流等发展短板,提高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增资8000万元新建一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总仓储量为27500吨的冷库,配套水产品生产线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链。目前,冷库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将吸引大批珠海水产市场的经营大户、农户产品经销商、经纪公司以及进出口企业的进驻。大型冷库的全面建成,预计解决全市冷链物流市场占有率可达30%,冷库使用率可达70%,全年营业收入可达3000万元,极大地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近年来,国洋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开展科技研发项目20项,项目涉及加工设备、水产品加工保鲜、水产养殖、水产种苗等多领域,累计投入4353万元,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20项,实现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5.92亿元。
随着大型对虾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建成投产,大型冷库的建设完成,可新增就业岗位500人,带动养殖农户5000户,成为珠海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
(来源: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