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的养鱼模式近日在南京市浦口区首次出现,鱼儿不是长在池塘里,而是长在集装箱里,25立方米水体可养鱼3000斤,单位产量是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10倍。
【24小时不间断供水供气 鲫鱼生长慢品质好】
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友联村一处鱼塘边上,整齐排列着6个蓝色"集装箱"。走近细看,每个"集装箱"约高2.5米、长6米、宽2米。和普通集装箱不同的是,6个蓝色"集装箱"上下分别安装了进水管、出水管,箱内还不时传出哗哗的水流声。
南京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雁冰:“我们的进水系统,要保持24小时源源不断的有流水、供气系统,就是增氧系统,我们有一个风机,要24小时不间断供气。”
养殖方告诉记者,"集装箱"内水的流动性较大,因此箱内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含量低,溶氧量高,而鱼儿的活跃度也更高,生长更慢。
南京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雁冰:“生长慢,健康状况比较好,池塘养殖长得很快的,整个肉质没有这么紧密。”
【产量高 更环保 箱体一开就上秤】
正因为鱼儿时时处于快速游动状态,发病率低;因此"集装箱"养鱼效率惊人,一个"集装箱"体积只有25立方米左右,最高可以养殖3000斤鱼,折算后,每亩产量是传统鱼塘养殖模式的10倍甚至更多。
南京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雁冰:“我们外塘养殖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喂,来进行捕捞,我们这个可以把捕捞费几乎降低为零,我只要把箱体一打开,我这鱼就全部出来了,直接可以上秤。”
此外,"集装箱"养鱼模式还可以集中收集鱼儿粪便,然后运输到农田进行二次利用,减少养殖污染。不过,相对于池塘养殖,集装箱养鱼一次性投入比较高,每个集装箱需要6万到8万元,24小时水电成本也是普通养殖的2到3倍。目前,除了鲫鱼以外,南京集装箱养鱼还试验了鳜鱼和红鮰鱼两个品种,预计到明年春节之前,这些鱼将进入南京各大超市进行销售。
(来源:新浪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