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相关单位在渔山列岛海域附近陆续投放了几批人工鱼礁礁体。按照计划,12月底前将在该海域投放1968个人工鱼礁礁体。这些人工鱼礁将用来改善渔山列岛海域的生态环境以及当地渔场的资源量。
“这些礁体平铺在海底好几个地方,从面积上来看,加起来比5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自市海洋与渔业局的信息显示,近年来,我市已经在该海域陆续投放了10万立方米的礁体,包括人工鱼礁和船礁。
昨天一早,施工单位将礁体吊装到运输船上,运输到渔山列岛海域。根据人工鱼礁施工图设计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船上GPS定位系统,确定礁体投放位置坐标,将运输船抛锚定位,通过船吊装备将礁体投放在指定位置,并缓慢放到海底。
在礁体投放完成后,浙江大学科研团队还将实施跟踪监测,建立人工鱼礁大数据管理系统。据悉,2016年底,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与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启动了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综合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对渔山列岛海域开展了科学详细的本底调查、海洋环境评价、海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最终确定了适合渔山列岛海域地质、洋流、生物特征等因素的人工鱼礁礁体类型,并形成了人工鱼礁施工图设计方案,计划投放HUT型礁计划总量1518个、单层十字礁75个、双层十字礁计划总量375个,总计1968个礁体(3.82万空方)。此次,人工鱼礁于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于11月中旬完成全部礁体制作,礁体质量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来源:宁波晚报)